close

本文轉貼至:http://parenting.cw.com.tw/blog/blogDocDetail.do?blogDocId=447

婚姻中的共有財產--「情感」


崔西因為孩子容易生病,和老公漢克商量之後,辭掉工作在家照顧孩子,之後又照顧老二,崔西成為專職家庭主婦,每天照顧孩子、做家事、煮飯,剛開始時老公會幫忙照顧孩子,也和孩子玩得很好,但崔西同情老公的疲累,因而常要孩子不要去吵爸爸,讓爸爸有更多休息的時間,沒想到因為這樣,『家』就成為老公第二個辦公室,爸爸對孩子的瞭解也越來越少,對孩子的犯錯也越來越難忍受,孩子犯錯時常大聲的責備,孩子會辯解,老公覺得孩子在頂嘴,為了怕老公太兇,崔西常為孩子辯護,這種辯護行為,常成為夫妻爭吵的原因,老公常抱怨為什麼崔西整天在家,連孩子都教不好,聽到這樣的話崔西好傷心、也很自責。


崔西的心情
1.在婚姻中我犧牲了我自己的生涯,結果還被你責備,真的不值得。
2.為了使你能專心工作、和好好休息,負擔了所有教養責任,沒想到讓你有理由,將所有的責任歸咎給我,我好傷心。
3.當老公發脾氣時,我也很害怕。
4.我也覺得,真的沒有把孩子教好,我不是好媽媽。
5.這不是我期待中的老公,也不了解為什麼他要那麼兇?

 

老公的心情
1.每次孩子要接近我,你就要他們別吵我,結果孩子都和我不親,都比較喜歡你。
2.剛結婚時你都以我為中心,自從生了孩子以後,你就只會照顧孩子,總是把我晾在一旁。
3.你總是扮白臉,我當然要扮演黑臉呀!要不孩子就沒人教了。
4.你總是說我不教小孩,這就是我在教小孩呀!怎麼做都會被你挑剔。

 

人常根據現實需求來選擇我們的行為,行為之後的結果影響著我們的快樂和人際關係。就像崔西和老公的行為被當時的需求所決定,當崔西同情老公可能會太累時,崔西就採取阻止孩子不要去吵到父親的行為、當崔西同情被爸爸罵的孩子時,就在孩子爸爸面前為孩子辯解的行為。而當老公覺得空虛和擔心時,他就採取發脾氣的行為。崔西和老公兩個人都依著:當時的心理需求採取了某種行為。如果他們能夠去想:「我真正的需求是什麼?我希望事情變成怎麼樣?」那麼他們兩人,對事情的處理方式,一定會有不同的選擇。

兩個人因為相愛而結婚,所以我們可以說,在婚姻中的共有財產是「情感」,只要兩個人都如初衷一樣,關心著配偶的情感,那麼以「情感」為訴求的溝通,就是兩個人的共同需求。以「情感」為訴求的溝通可以怎麼做呢?


崔西試試看下列的步驟
1.多關心老公的心情,如:主動接近老公、安排和老公有獨處的時間、煮老公愛吃的菜、在孩子面前袒護老公...等。
2.擔心孩子會吵到爸爸時,要孩子告訴爸爸:「爸爸,如果我們吵到您,請提醒我們,謝謝。」如此除了增進親子溝通外,還可以培養孩子關心別人和溝通的能力。
3.下了班雖然累,可是當他看到可愛的孩子時,這些疲累就消失了,所以和老公溝通每天抽多少時間給孩子,如果他能陪孩子那麼對孩子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。常在孩子面前誇獎父親好的地方,讓父親成為孩子的楷模。
4.如果父親發脾氣時,學習不怕他,同時將他的擔心、或他的目的說出來,如:爸爸不是在生氣,他只是在告訴你(讀書要專心、專心吃飯不要講話、要愛護妹妹...等。)

 

漢克也可以試試看
1.當不滿意太太所做的事情時,告訴太太你希望他怎麼做。如:我也很想和孩子玩,如果我覺得吵我會自己對孩子說。當我在教育孩子時,如果你總是袒護著孩子時,會讓我更生氣,就會更想責備孩子。
2.關心太太的心情,常謝謝太太的辛苦、讓孩子知道我是個疼愛太太的老公,如此孩子會更有安全感。

如此以關心「情感」的溝通,將使自己感覺滿足和幸福,也提供溫馨的家庭給孩子,也同時提供孩子學習的楷模。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ivian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